金属创新企业 Foundation Alloy 今日正式官宣 MolyClast 产品线,为增材制造行业带来首批“可打印、可量产”的高性能钼合金。此举不仅填补了 3D 打印极端环境材料的空白,也预示着火箭发动机、核聚变第一壁、半导体热管理等场景将迎来材料换代潮。
“传统钼加工难、易脆、价格高,一直让设计师又爱又恨。”Foundation Alloy 联合创始人兼 CTO Evan R. 在发布会上表示,“MolyClast 通过独有的粉末冶金 + 激光增材一体化工艺,把韧性提升 3 倍、裂纹敏感性降低 70%,同时保留纯钼的高熔点、低膨胀和高导热优势。”
技术亮点
• 全系列粉末已适配 EOS、SLM Solutions、Velo3D 主流 LPBF 设备,层厚可下探至 20 µm;
• 打印态密度 > 99.3%,退火后延伸率 ≥ 8%,可直接替代部分 Inconel 718 减重 20% 以上;
• 晶粒细化与固溶强化协同,使 1200 °C 拉伸强度提升 45%,为现役镍基高温合金的 2 倍。
首批牌号
MolyClast-1:标准级,平衡强度与韧性,用于喷嘴、喉衬;
MolyClast-D:弥散强化型,含微量 La₂O₃,抗蠕变 1500 °C;
MolyClast-HE:高导热取向晶粒,面向半导体散热组件。
应用落地
SpaceX 已在新一代真空梅林喷嘴原型件中试打印 MolyClast-D;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则计划在 SPARC 托卡马克偏滤器采用 MolyClast-HE 进行 1:1 尺寸验证。Foundation Alloy 同步开放 5 kg、15 kg 罐装粉末预订,Q4 起批量交付。
市场展望
增材制造市场年复合增长率 20%,高温合金细分赛道预计 2028 年突破 40 亿美元。MolyClast 的推出或将打破镍基、钴基合金长期垄断,为航空航天、能源、电子三大产业带来材料成本与性能“双拐点”。
关于 Foundation Alloy
公司成立于 2021 年,专注难熔金属增材工艺与合金设计,已获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、Airbus Ventures 等机构超 5000 万美元融资。